在辅助生殖技术中,试管婴儿(IVF)已成为不孕不育夫妇实现生育梦想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与之相关的手术操作,尤其是取卵术,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。其中,“卵巢扭转”是许多患者在接受取卵术后最为担忧的并发症之一。那么,试管婴儿取卵术后是否一定会发生卵巢扭转呢?
一、什么是卵巢扭转?
卵巢扭转是指卵巢围绕其韧带轴旋转,导致血液供应受阻,进而可能引发卵巢缺血、坏死的一种妇科急症。它通常表现为突发性下腹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严重时需要紧急手术治疗。
在试管婴儿周期中,女性往往接受促排卵药物治疗,使多个卵泡同时发育,卵巢体积增大。在这种情况下,取卵术后卵巢活动度增加,确实存在发生卵巢扭转的风险。
二、卵巢扭转的发生率有多高?
虽然卵巢扭转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,但其发生率并不高。根据多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:
- 在所有试管婴儿周期中,卵巢扭转的发生率约为 0.1%~2%;
- 多数发生在取卵后3~7天内,尤其是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患者中更为常见;
- 卵巢增大的程度、是否存在腹水、以及个体解剖结构差异等都是影响因素。
因此,并不是每一位接受取卵术的女性都会发生卵巢扭转,绝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,并未出现此类并发症。
三、哪些人群更容易发生卵巢扭转?
以下几类人群在取卵术后发生卵巢扭转的风险相对较高:
- 年轻、卵巢反应强烈者:如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,对促排卵药物反应敏感,易出现卵巢过度刺激;
- 卵巢体积明显增大:术前超声检查显示卵巢直径超过5cm者;
- 存在盆腔粘连或解剖异常者:如既往有盆腔手术史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;
- 取卵数量较多:一般认为取出卵子数量超过15枚者,发生扭转的风险升高。
四、如何预防卵巢扭转?
尽管无法完全杜绝卵巢扭转的发生,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风险:
- 合理控制促排卵方案: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、卵巢储备功能调整用药剂量,避免过度刺激;
- 监测卵巢大小及激素水平:在促排周期中定期进行B超和激素检测,及时发现卵巢过度刺激征兆;
- 取卵术后适当休息:建议术后避免剧烈运动、提重物、快速体位变化等行为,减少卵巢活动度;
- 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:若术后出现一侧下腹剧痛、恶心呕吐、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;
- 必要时采取预防性卵巢固定术:对于高危患者,可在取卵术中同时行卵巢固定术,以防止扭转。
试管婴儿取卵术后并非一定会发生卵巢扭转,虽然该并发症存在一定风险,但总体发生率较低。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操作,术后注意观察和护理,大多数患者都能安全度过这一阶段。对于高风险人群,更应加强监测和预防措施,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身体健康和治疗成功率。如果您正在准备接受试管婴儿治疗,不必因担心卵巢扭转而产生过多焦虑。科学评估、规范操作和良好的术后管理,将为您的“好孕之路”保驾护航。添加顾问联系方式,了解更多关于试管婴儿的一手信息,泰嘉运在等你来聊。
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
免责声明: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